3月出口额达295.84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Q1出口815.323亿美元 下半年订单或骤减 业界呼吁多策略应对关税冲击
本报讯(小朱编译)泰国2025年3月出口额达295.84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17.8%,实现连续9个月增长。同期进口额285.75亿美元,增长10.2%,促使本月贸易顺差回升至9.73亿美元。
2025年第一季度(1-3月)出口增长15.2%,总额达815.323亿美元,各月保持持续增长态势,使得泰国在前三个月实现10.81亿美元贸易顺差。
商业部长披猜披露,2025年3月出口主要受工业品推动,特别是对美、中、欧盟等主要市场出口。这些贸易伙伴的生产复苏反映在采购经理人指数(PMI)的上升,这得益于应对美国进口商品加税风险的努力。该趋势促使企业加速进口以维持生产供应链稳定,缓解未来可能增加的成本和商品价格压力。增长不仅出现在美国市场,其他市场亦有覆盖,尽管下月可能受美国税收政策影响,但仍有望保持积极态势。
"不要只看到危机,每个危机都蕴藏机遇。泰国经济依然强劲,我们仍将持续前进。出口仍是驱动经济的主力军,预计4月泰国出口将继续增长,得益于经济扩张和持续投资流入。"
2025全年出口仍面临挑战
普蓬指出,2025年剩余时间泰国出口面临重大挑战:美国全面加税措施及各国报复性关税引发全球贸易忧虑,可能导致贸易投资双减速。为此商业部制定积极应对策略:准备对美谈判以减轻关税影响,借危机推动潜力商品替代进入美国市场,并通过贸易合作扩大市场分布。
关税冲击"加速交付-取消订单"
泰国托运人委员会主席塔纳贡披露,委员会于2025年4月9-22日期间开展会员出口商意见调查,并与出口产业团体讨论美国互惠关税(Reciprocal Tariff)影响。目前部分出口商未受影响,部分获得正面效应如订单增加、加速交货;另部分遭遇负面冲击如订单减少、取消订单、客户转嫁新增关税成本。
出口商应对措施包括:与客户协商分担税负(若客户缴税则降价,若出口商缴税则提价);暂缓接单观望形势(因利润不足以支付或补贴客户税款);开拓替代市场。
调查显示,针对泰国对美谈判方案(要求泰方增加在美投资及进口特定商品),88.9%出口商表示不会且无计划在美投资(因成本剧增);仅11.1%表示已有母公司或关联公司在美运营。当前仅31.6%企业从美进口原料(如大豆、机械设备、塑料颗粒、饲料原料),其余选择更低价来源或使用国产原料。
泰国托运人委员会预测下半年订单将骤减
同时实施进口防御措施:出台反制低质进口商品政策,从原产国实施管控(要求商品及工厂通过泰国标准认证);电商平台卖家需明确唯一ID编码;实施100%进口商品检验防止劣质品入境;100%自贸区商品核查防冒用出口资格。反制"套利投资"措施包括:修订新投资促进政策(BOI)优惠条款;要求使用至少40%国产原料以提升国内附加值。推进国际贸易促进措施:增加海外贸易推广预算;提供企业市场推广资金支持,提升泰国商品国际能见度。委员会副主席素帕表示,预计第二季度出口数据仍向好,但下半年因进口商已大量囤货将致订单锐减。目前委员会暂未调整出口目标。
建议泰国按商品价值与贸易伙伴分项谈判
塔纳贡指出,委员会预判美国将与贸易伙伴协商达成共识,最终可能征收10%互惠关税。泰国谈判应区分美资企业产品出口价值,并增加从美进口所需资本品。政府与企业需加速制定分品类、分市场的应对策略。
泰国需重视进口税政引发的贸易投资环境变化,强化风险分散机制,把握东盟-美国、东盟-欧洲、东盟-中国、东盟-日本、东盟-韩国、东盟-印度等合作框架机遇。建议加速成立总理领衔的新型贸易应对工作组,成员包括财政部、商业部、工业部、外交部等政府部门,以及泰国银行协会、泰国商会、泰国工业联合会、泰国海运出口商理事会等私营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