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历史 共创未来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80年前,中国人民同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一道,同仇敌忾,浴血奋战,取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开辟了人类历史新纪元。1951年,中国政府将9月3日确定为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80年前,法西斯主义阴霾笼罩全球,人类文明面临空前浩劫。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并拉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序幕,至1945年9月日本投降、10月台湾光复,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彻底胜利,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时14年之久,付出了3500多万中国军民伤亡的巨大牺牲,歼灭日军150多万人,中国官方财产损失和战争消耗达1000多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5000亿美元,为赢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在人类和平事业进程中树起一座不朽的丰碑。
尤其不能忘记的是,台湾回归中国版图也是二战的胜利成果和战后国际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等一系列具有国际法效力的文件都确认了中国对台湾的主权,其历史和法理事实不容质疑。联合国2758号决议彻底解决了包括台湾在内的全中国在联合国代表权问题,明确不存在“两个中国”,不存在“一中一台”。
80年来,中国始终不渝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中国坚定支持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中国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成为当前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和国际法基本原则。作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自1990年以来已派出5万多人次参与30项联合国维和行动,足迹遍布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派出维和人员最多的国家。同时,中国积极推动乌克兰危机、巴以冲突等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的政治解决,为恢复和平、挽救生命作出中国贡献。
80年后的今天,和平红利孕育出前所未有的繁荣,但世界依然面临诸多挑战,局部冲突和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恐怖主义、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日益突出,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给世界和平与发展带来新的不确定性。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人类向何处去”的世界之问、历史之问、时代之问,中国给出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答案,而实现这一理念的行动就是共建“一带一路”与三大全球倡议。“小院高墙”“脱钩断链”将把人类带入没有出路的死胡同,唯有平等相待、开放包容、合作共赢、共同繁荣才是正确抉择。
今天,我们纪念这场战争的胜利,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让世界各国人民永享和平与安宁。
我们要守护历史共识,维护战后秩序。历史不容篡改,各国应共同捍卫二战胜利成果与战后国际秩序,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台湾独立”,坚决抵制任何歪曲侵略历史、美化战争罪行的行径。要以史为炬,照亮前路,让和平理念深植于人类文明的基因之中。
我们要抵制强权霸凌,捍卫国际公义。历史的教训昭示我们,强权政治与丛林法则终将把人类拖入深渊。国际法治不容践踏,联合国宪章宗旨与原则不容动摇。只有恪守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国际关系准则,才能铲除强权政治滋生的土壤,让正义的阳光普照全球。
我们要完善全球治理,共筑命运纽带。国际社会应共同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持续推进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携手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中国和泰国同属“全球南方”,都热爱和平、追求繁荣,都在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都坚持多边主义、反对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都主张加强团结合作、反对分裂对抗。站在中泰建交50周年的历史新起点上,我们愿同泰方一道,全面深化中泰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加快构建更为稳定、更加繁荣、更可持续的中泰命运共同体,走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前列。
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泰王国特命全权大使
张建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