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中医百年庆典的三大亮点
授证院士、学术论坛、文艺增色
图上:泰国中医师首次颁授院士资格证书,五位中医师林丹乾、叶峰、利瓦伊强、张永发、黄联东等荣获证书。图中:吴小菡、欧阳梦、杨恩健获得“泰中中医文化贡献奖”,由泰国卫生部常务助理部长他那吉.吉塔里拉颁奖。图下:泰国中医师总会大合唱《中医师之歌》。
【本报讯】2025年6月21至22日在曼谷蒙天河景大酒店隆重举办的“泰国中医百年庆典大会暨中医药传承发展国际(曼谷)论坛”,来自泰国、中国及东盟各国的中医药专家、学者、行业代表、中医院管理者、医药企业家等300多人踊跃出席盛会。记者在大会上感受到泰国中医师总会的整体能量在爆发,国际会议的操办能力不断加强,同时,还发现本次盛会的三大亮点:授证院士、学术论坛、文艺增色。
今年是泰中建交50周年、泰国中医合法化25周年、泰国中医师总会成立100周年,对于泰国中医药界而言,三喜临门,格局高昂。庆典大会暨中医药论坛,由泰国卫生部中医管理委员会指导,泰国中医师总会、泰国中医科学院联合主办。
授证院士
本次大会上,泰国中医科学院首次推出五位院士称号的授证仪式。6月22日上午的大会上,由泰国卫生部常务助理部长他那吉.吉塔里拉为首批泰国中医院士林丹乾、叶峰、利瓦伊强、张永发、黄联东等名老中医颁发“院士资格证书”。
至此,海外中医师荣获中医科学院院士称号的,泰国属首开先河之举。
2017年泰国中医师总会成功承办了第14届世界中医药大会,在大会上宣布成立“泰国中医科学院”。2018年,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在泰国中医科学院设立“中医临床研究国际合作中心”,推动中医药国际标准研究制定和国际传播。泰国中医科学院的成立是海外中医界第一家。
泰国中医科学院下设 12 个病症临床研究所,标志着泰国中医的临床医疗、科研攻关以及学术研究,开始全面走向规范化和成熟化。已有研究成果显现,新冠疫情期间,中医科学院核心团队在理论探讨的基础上研发推出抗疫药方“五老御瘟丹”,临床运用一举成功,疫情中救人无数,尽显中医魅力,抗疫立新功。该研发团队2023年获得“第七届中医药国际贡献奖”。
泰国中医科学院院长林丹乾中医师告诉记者:泰国中医科学院8字院训是:守正、探道、明谛、创新。
学术论坛
此次百年庆典大会一个核心内容是展开学术论坛交流。由泰国中医科学院主持的“中医药传承发展国际(曼谷)论坛”,收到来自泰国、中国及东盟国家的中医药专家、学者的论文数十篇,在大会两天的下午时间,学术论坛开坛热烈,学者纷纷登台演讲。据泰国中医科学院执行院长叶峰中医师介绍,这次论坛的论文要求跳出条条框框,提倡创意和突出疗效,这次论文的整体水平相当之高,科学含量相当之高,展现出国际中医药界的整体素质大大提高,科研水平大大提升,这是喜人的现象。同时,泰国中医科学院还下设继续教育学院,不断全面提升临床中医师的理论水平和临床水平。
在“中医药传承发展国际(曼谷)论坛”上,首批获得泰国科学院院士称号的林丹乾、叶峰、利瓦伊强、黄联东、张永发五位名老中医及陈悦彬、蔡斌、林培川、叶秋荣等分别登台发表学术论文演讲;来自中国的中医药专家学者周忠政、黄思彦、宿烽、袁拯忠、蒋松鹤、朱文宗、陈振华、周圣琅、王平、刘宏彬、宁永球、徐宏喜、陈少明、朱桂祯、李盛学、刘嘉琪、樊台平等分别发表学术演讲。论坛演讲第一位发言人是来自中国的“人民英雄”称号获得者、中国科学院张伯礼院士,他以视频演讲的方式带来全新的治疗心得和经验总结。
文艺增色
中医学本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庆典盛会,主办方林丹乾会长重点策划了文化底蕴的加分项目,一是邀请山西作家欧阳梦一年撰写出一本《泰国中医史》,这是泰国中医历经千年的第一部史记;二是委托泰国风杂志社编辑出版《百年中医》纪念特刊,吴小菡主编以中医师总会媒体顾问的身份,在3周内将特刊编辑完成,呈送给庆典大会一份厚礼。吴小菡和欧阳梦还在庆典大会上获得“泰中中医文化贡献奖”;三是邀请泰中文化人联合会做协办单位,派来演唱节目为欢迎晚宴献艺增色,带给中医师国际大会从未有过的全新体验。
6月21日欢迎晚宴上,泰国皇家陆军上将特萨.旦刊,泰国中华总商会主席林楚钦、副主席李桂雄等出席并致辞,表达了对泰国中医药发展的支持和对百年中医庆典大会及论坛的祝贺。泰中文联奉献精彩节目,泰中文联秘书长黄小凡、沈洪丞担任晚会主持人,中医师总会在林丹乾会长带头下,大家上台大合唱中医师总会会歌《中医师之歌》,铿锵有力的进行曲旋律展现出中医师团队的精神力量。接着,泰中文联副主席张思思演唱《乡恋》、执行主席吴小菡演唱《梨花颂》,张思思、吴小菡合唱《中国的月亮》,副主席张琦演唱《真的好想你》,黄小凡演唱《春天的芭蕾》,最后,泰中文联邀请特萨上将上台大合唱《中泰一家亲》《明天会更好》,文联主任胡芳兰、刘洁、马陈林、陈志斌等齐齐上台大合唱,为百年中医庆典大会欢迎晚宴献上泰国华侨艺术氛围。
(文/吴小菡 图/Wu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