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贫困报告出炉:贫困人口增至 343万
农业领域成重贫区 教育不平等问题突出 区域差异明显 NESDC 提三大政策方向
本报讯(查涵旭编译)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委员会(NESDC)公布的《2024年贫困与不平等状况报告》显示,泰国贫困人口增至343万人,占总人口的4.89%,高于2023年的3.41%。同期,贫困线标准也有所提高,从每人每月3043泰铢上调至3078泰铢。
尽管近年来泰国总体贫困状况呈逐步改善趋势,但2024年贫困人口的增加仍是一个值得高度关注的警示信号,尤其是在全球与国内经济面临多重不确定因素的背景下。
与此同时,贫困具有动态特征,民众可能因经济社会结构性因素或自然灾害的冲击在“贫困”与“非贫困”之间转换。易陷入贫困的脆弱群体在各个层面均有所增加。其中,“极度贫困人口”(消费支出低于贫困线20%以上)达87.9万人;“轻度贫困人口”则增至255万人。
农业部门仍是贫困重灾区:报告显示,农业劳动者仍是最容易陷入贫困的群体,占全国贫困人口的45.49%。这反映出农业部门的结构性脆弱——收入高度依赖产出,而产出又受气候变化和农产品价格波动影响,风险极高。气候变化进一步加剧了农民的脆弱性,当农业经济陷入低迷时,大量农户仍深陷贫困。
不平等问题依旧顽固:泰国的收入不平等总体保持相对稳定,2024年支出基尼系数从2023年的0.335略降至0.333。
在支出结构上,
•收入最低的 20% 群体将近一半的开销用在食品和饮料上;
•收入最高的 10% 群体则更多消费在非基本生活需求,例如汽车、通讯科技、旅游和私立医疗服务。
教育与贫困紧密相连:
报告显示,教育在减贫方面起着关键作用。受教育程度较低的人群面临的贫困问题最为严重:
•未受过教育的人口中,贫困率高达 14.21%;
•而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贫困比例明显下降,高中及以上学历的人群贫困率低于 3%。
然而,不同经济地位家庭的儿童在教育机会获取上的不平等依然是重要问题。
最富裕家庭在教育上的平均支出比最贫困家庭高出 8.16 倍。
南部和非城区面临严重问题:
报告指出,非城区居民的贫困程度明显高于城区居民。
其中,泰国南部地区的贫困人口比例最高,尤其是三府南部边境地区,长期以来一直深受顽固性贫困的困扰。
国家福利提供了较高保障:
在公共服务的可及性方面,报告发现,泰国几乎所有贫困人口都能够享有基本医疗保障,97.49% 的贫困人口获得了某种形式的医疗救助权益。
此外:
•贫困老人领取生活补贴的比例从 2023 年的 94.19% 提升至 2024 年的 97.01%;
•贫困残障人士领取残障津贴的比例 则大幅上升,从 73.85% 提高至 87.45%。
政策建议:
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委员会(NESDC)提出三大主要方向来解决贫困与不平等问题:
1. 持续评估高预算项目
政府应重视对各类项目进行系统化的跟踪与评估,涵盖短期、中期和长期,以形成“实证依据”,从而更好地制定政策方向。对低效或不划算的项目应进行调整或终止,并将资源转移到更为紧迫、必要的项目上。
2. 建设全国统一人口数据库
加快建立能够系统连接各部门人口信息 的中央数据库,以更精准地评估实际需求,减少预算重复使用,并追踪民众在各个生命阶段的变化。
3. 可持续农业基础设施投资
重点支持以农业为生的贫困家庭,帮助其实现可持续的自立发展。措施包括:
•提供有条件的财政补助,
•拓展农产品市场渠道,
•推广农业科技,
•推动土地改革,
•并投资于水资源管理等基础设施。
NESDC 强调,政府应密切关注形势,削减未达预期的大型项目预算,制定更有针对性的减贫政策,以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特别是其对农民群体经济安全的冲击。
